近日,奧運冠軍樊振東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的一則視頻引發了關注。視頻中,樊振東在一個類似羽毛球的場地中,揮動著一個看上去像是網球拍的東西。
他打的是個什么球?匹克球?匹克球是個什么球?
事實上,匹克球這項發源自美國的新興運動,在國外的商業化已經在悄然進行。而在國內,通過樊振東、全紅嬋、容祖兒、陳赫等明星運動員及藝人的普及,越來越多運動愛好者開始對這項運動產生好奇。
它怎么玩?它的命運是否會像飛盤、腰旗橄欖球一樣興起,又悄無聲息地結束?
樊振東社交媒體分享匹克球體驗 圖/視頻截圖
上手門檻極低
根據美國匹克球協會官網的介紹,匹克球的“發明”是為了解悶。
20世紀60年代,一位美國運動愛好者普理查德發現孩子們無所事事,便決定發明一項全家人可以一起玩的游戲。
由于網球很難上手,普理查德便將網球進行改良,先是降低了網球的籃網高度,又用木質球拍和帶孔塑料球替代了傳統的網球球拍和球,讓孩子學著進行游戲。孩子們很快發現,帶孔塑料球的反彈高度非常合適,不需要太多跑動就可以打上很多回合。
就這樣,匹克球誕生了。至于“匹克”球名字的由來,廣為流傳的“版本”是,普理查德孩子玩耍的帶孔塑料球是自家寵物狗的玩具,因寵物狗名叫“匹克”所以得名。但美國匹克球官網顯示,該說法曾被普理查德辟謠。“匹克”源自于某賽艇比賽“替補隊員”的統稱。
不經意間,匹克球于20世紀70年代在美國興起。比網球更容易上手,比羽毛球強度更低,比乒乓球活動空間更大,對體育愛好者來說,這簡直是極佳的消遣運動方式。
到如今,匹克球在美國已經有了正規的運動協會組織,球拍材質也不斷發生改變,從最初的木質結構幾經改良,變為更輕的玻璃纖維、碳纖維材質,因此更有利于球的反彈。
近年來,匹克球受到大批硅谷互聯網高管、好萊塢明星、體育明星的青睞,影響力逐漸輻射至全球。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就公開表示,自己參與匹克球運動已經超過50年。
2023年春,美國紐約中央公園舉辦大型匹克球比賽。近年來,匹克球成為美國發展最快的運動,目前全美已有近萬個匹克球運動場 圖/中新圖片 中新社記者 王帆 攝
如今,匹克球相關的商業性比賽正在全球范圍內廣泛開展,各運動品牌巨頭也發現了這個正在火速躥紅的新興體育運動,并紛紛入局。
日前,某電商平臺公開數據顯示,匹克球在6月的電商節期間銷售暴漲超1100%,而進入7月以來,匹克球裝備同比去年同期保持了超三位數的銷售增幅。
匹克球能火,因為羽毛球太貴?
在常年觀察體育產業發展的精練GYMSQUARE創始人唐歡看來,匹克球的流行,是因為其自身的特點,填補了當下運動市場的某一類空缺。
“由于產業上游原材料漲價,羽毛球作為耗材在過去兩年價格瘋狂飆升。相較而言,匹克球拍更耐用,球的損耗較低,成本端更親民。與此同時,匹克球從學習到上手,也幾乎零成本。”唐歡說。
另外一點,體育愛好者進行匹克球運動,跑動沒有網球頻繁,對身體天賦、體能和爆發力的要求相對較低,對膝蓋相對友好,從而降低了損傷風險。
“這樣的特點,讓工作壓力大、缺乏運動習慣的人群,可以在沒有太多負擔的情況下溫和地釋放壓力,從而獲得體育運動的參與感。”唐歡表示,匹克球還是較為合適的親子游戲工具,同時兼具社交屬性。
7月中旬,中國新聞周刊通過走訪發現,北京市內部分羽毛球、網球俱樂部都躍躍欲試,將已有的羽毛球、網球場地改為匹克球場進行市場“試水”。部分商業體更是在客流量密集處搭設五彩匹克球場,進行營銷傳播,甚至有機構開設24小時營業的匹克球場地。
巴黎奧運會擊劍冠軍江旻憓(右)在某商圈體驗匹克球 圖/中新圖片 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
但與此同時,也有部分網球、羽毛球機構和俱樂部表達了擔憂,認為匹克球的興起會影響網球、羽毛球的發展。
這樣的擔憂并不是多余的。此前,24屆網球大滿貫冠軍德約科維奇曾公開表示匹克球正在“威脅”著網球運動。畢竟,一片網球場的面積即可以容納多個匹克球場地,從而為俱樂部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
匹克球,要進奧運會?
中國新聞周刊了解到,一段時間以來,匹克球在國內的民間俱樂部快速發展,中國的匹克球頂端賽事,也已經逐漸形成了規模和體系。
目前,國家體育總局網球運動管理中心、中國網球協會推出了三大核心賽事:中國匹克球巡回賽(China Pickleball Circuit)、全國匹克球冠軍賽、全國匹克球錦標賽。
其中中國匹克球巡回賽又稱為CPC巡回賽,包括單項賽、團體賽、青少年賽、高校賽四種類型。賽事均采用中國網球協會CPC積分體系,賽會會根據選手成績,設置年度積分和排名。其中,參賽選手年齡最低為10歲,最高為65歲,既為選手職業化晉級提供了機會,也為業余愛好者提升水平創造了條件。
據了解,常年參加中國匹克球巡回賽的頭部選手,多是各地專業、業余網球運動員轉型而來。
北京盛意體育董事長,體育大生意創始人兼CEO李濤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因為匹克球很大程度上有網球的特點,中國匹克球領域若想誕生明星運動員,最理想的情況是本土全國冠軍中,有人能進一步在歐美職業賽事中發展為職業賽事世界冠軍。
只是當前,在匹克球的“故鄉”美國,匹克球的職業賽事剛經歷過一輪混亂的“整合”。多個組織和聯盟同時存在,互相競爭,各自探尋規則和市場邊界。不少亞洲的匹克球運動員雖然有心想去廣闊的競技舞臺提升,但普遍仍處于觀望狀態。
中國匹克球巡回賽CPC1000無錫站比賽 圖/中國匹克球巡回賽公眾號
至于匹克球進入奧運會的話題,國家體育總局網球運動管理中心青少年與群眾網球部主任、中國網球協會副秘書長孫文兵對中國新聞周刊介紹稱,匹克球在全球的受歡迎程度在提升,國際上的確也有“力量”希望推動匹克球項目進入奧運會。只是,匹克球入奧雖然是很多方面的美好愿景,但現階段很多客觀條件還不算成熟。
近年來,世界范圍內三家匹克球國際單項組織在搶奪“主導權”,其中有兩家剛實現合并,何時形成“大一統”局面,暫未有明確時間表。而《奧林匹克憲章》要求,希望入圍奧運會的體育項目,只能有一個被國際奧委會認可的國際單項組織。該組織需要有適用于奧運會比賽的通用標準,且要在反興奮劑、防止操縱比賽等方面進行嚴格的合規建設,才有資格被探討入奧。
而若想要成為奧運會正式項目,匹克球的全球普適發展也要經過國際奧委會審慎考察。其中硬性指標就要求:至少有四大洲75個國家和地區開展男子項目,至少三大洲40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女子項目。理論上,只有在足夠多的國家和地區開展匹克球的前提下,以國家隊為參賽單位的世界單項錦標賽才能創設。
北京時間7月15日,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官方正式公布各項賽程表,其中并沒有匹克球項目的“身影”,匹克球僅有可能以表演項目形式在洛杉磯奧運會展示。而當前,在匹克球國際單項組織暫未“大一統”,相關“建章立制”均不完善的前提下,國際上亦有聲音顯示,澳大利亞奧委會有嘗試提名匹克球進入2032年布里斯班奧運會的“興趣”。
“從中國網球協會的角度講,無論匹克球是否入奧,我們首先要做好很多基礎方面的工作。例如,逐年去完善競賽規則、場地器材標準、培訓和建設裁判、教練隊伍,同時還要豐富群眾體育賽事的供給,發揮其全民健身的作用。”孫文兵表示,“如果國際上最終出現了受到國際奧委會認可的匹克球國際單項組織,那么此前的基礎工作會更好地服務、銜接和推動對外交流等工作。”
記者:葉珠峰
編輯:胡克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