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4日 總第1010期
值日編輯:李華 阿斯蘭
審核:王若桐 范家菀
執行主編:陳卓
*閱讀今日日報,請關注“南亞問題研究小組”微信公眾號
圖源:《印度快報》
《印度快報》8月10日報道,印媒稱,中國“飲食偏好改變”導致羽毛球制作原料短缺,印羽毛球供應面臨危機。據悉,5-8月,由于原材料短缺,羽毛球價格暴漲,印多個相關訓練機構面臨運營成本激增與供貨不穩定雙重壓力。印媒分析稱,該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是“中國豬肉消費增加,導致鴨產量下降,鴨毛作為羽毛球核心原料供應銳減”,并稱“羽毛球運動的命運取決于‘中國人喜歡吃豬肉還是鴨肉’”。對此,分析指出,印亟需擴大自身羽毛球產能,提升產品質量,尋求長期解決方案。喀拉拉邦和西孟加拉邦具備鴨養殖基礎,可考慮在上述兩地建立羽毛球制造廠,緩解羽毛球供應短缺問題。
NEWS
印美乳制品行業對比。圖源:今日印度
路透社、《印度快報》8月13日報道,印總理莫迪或在9月聯合國大會期間會晤特朗普。據悉,2025年聯合國大會9月9日擬在美國紐約開幕,由各國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出席的一般性辯論9月23-29日舉行。印媒報道稱,莫迪出席聯合國大會的主要目的是與特朗普舉行會談,推動解決兩國貿易關稅問題。為促成此次會晤,印方已向聯合國總部申請莫迪在一般性辯論中發表講話的機會,目前9月26日臨時發言名單里包括莫迪的名字。然而,消息人士稱,聯合國大會通常為各國政府首腦預留一般性辯論席位,該名單仍待修訂,并未最終確認莫迪是否發言。美財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8月12日表示,美對瑞士、印度等國的大型貿易協定仍未完成,并稱雖印在談判中“有些頑固”,但美處于有利地位。目前,印外交部尚未就莫迪訪美消息置評。
NEWS
印度核能行業發展現狀及目標。圖源:網絡
路透社8月13日報道,消息人士稱,莫迪政府或允許私營企業開采、加工、進口鈾,此舉或結束印核能行業國家壟斷。4月,莫迪政府宣布計劃到2047年將核電產能擴大12倍,并表示將放寬限制,允許外企持有發電廠的少數股權。若實現該目標,核能將滿足印總電力需求的5%。由于印核電產能擴大,核燃料需求激增,當前印國內鈾儲備約為7.6萬噸(76,000 tonnes),預計僅能滿足未來增長所需核燃料的約25%,其余需依賴進口。對此,莫迪政府擬制定并于本財年公布監管框架,允許印私企開采口、加工、進口鈾,以及參與核電站關鍵控制系統設備項目。據悉,印部分大型企業集團已開始制定投資計劃。分析人士表示,莫迪政府推行新策面臨修改采礦與電力行業法律法規、外國直接投資政策等問題。
NEWS
圖源:“夢回糊涂”微信公眾號
《加德滿都郵報》8月12日報道,美“千年挑戰計劃”(Millennium Challenge Corporation)副總裁約翰·溫格爾(John Wingle)訪問尼泊爾,旨在推進美尼“千年挑戰協議”(MCC)。據悉,溫格爾會晤尼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比什努·普德爾(Bishnu Poudel)等政府官員,出席尼政府與MCC公司在尼機構“MCA-尼泊爾(MCA-Nepal)”共同出資的兩條輸電線路的合同簽署儀式。此前,美1月大規模暫停對外援助項目,導致MCC在尼項目面臨停滯。對此,尼官員曾在美積極游說,強調該協議對尼能源和交通領域的重要性,力求延續該協議。同時,美凍結對外援助資金期間,MCA-Nepal仍在維持部分合同工作。3月,美同意“部分解凍”MCC。當前,隨著美方確認恢復資金,項目陸續全面重啟。另據悉,MCC 8月21日擬在華盛頓舉行第一次董事會會議,會上擬更新領導層、報告對外援助審查、宣布2026財年候選國家選擇標準與方法,顯現MCC未來投資援助藍圖。
NEWS
印度原油進口情況。圖源:Kpler
印度《經濟時報》8月13日報道,印計劃拓寬原油進口渠道,加大自沙特阿拉伯、阿聯酋、伊拉克等中東國家進口原油,以保障能源安全。據悉,美總統特朗普8月6日宣布,將對印征收關稅由25%提至50%,以“懲罰印購買俄油,并削弱俄石油收入”,新關稅預計8月27日生效。在此背景下,印開始尋求多元原油進口渠道,中東地區原油因“更適配印煉油廠煉制工藝且供應充足”成為印俄油進口替代首選。然而,分析人士指出,鑒于中東原油罕有折扣,原油到岸成本常高于標價,疊加沙特阿拉伯或對亞洲買家收取溢價,當前印自中東進口原油恐面臨一定挑戰。另據悉,印雖已縮減購買俄油,但當前俄占印原油進口份額仍有36%。2025財年,俄對印原油出口額達502.8億美元($50.28 billion),是印最大原油供應國,其次為伊拉克(273.5億美元<$27.35 billion>)、沙特阿拉伯(200億美元<$20 billion>)、阿聯酋(138.6億美元<$13.86 billion>)。
NEWS
喀邦印人黨主席錢德拉塞卡。圖源:《印刷報》
《印刷報》8月13日報道,分析認為,印恰蒂斯加爾邦逮捕喀拉拉邦天主教修女事件恐不利喀邦印人黨鞏固選舉票倉,使其落入“兩頭不討好”境地。7月,印人黨執政的恰邦以“強迫三名恰邦女性改變宗教、販賣人口”為由逮捕兩名喀邦天主教修女,引起重大爭議。對此,喀邦印人黨主席錢德拉塞卡(Rajeev Chandrasekhar)派遣特使前往恰邦為涉事修女辯護,并會見莫迪與印內政部長阿米特·沙阿(Amit Shah)通報情況。然而,這遭到喀邦印人黨以穆拉利德哈蘭(V Muraleedharan)與蘇倫德蘭(K Surendran)為首的派系抨擊,稱錢德拉塞卡此舉“未經協商”。同時,印人黨意識形態母體組織“國民志愿服務團(RSS)”成員也警告錢德拉塞卡稱“不要干預恰邦法律”。分析指出,這暴露喀邦印人黨內部矛盾分裂,加劇黨內派系斗爭,恐使其落入“兩頭不討好”局面:一方面,該邦執政黨“左翼民主陣線”(LDF,由印共 <馬> 領導)可以“印人黨討好基督徒”為由阻止印度教選民流向印人黨,另一方面,印人黨無法因安撫基督徒選民而放棄核心印度教選民,或使該邦反對黨“聯合民主陣線”(UDF,由國大黨領導)從中漁利,借機挽回此前倒向印人黨的基督徒選票。因此,喀邦印人黨亟需促進黨內團結,并針對基督徒選民重新制定選舉策略。
NEWS
圖源:《今日印度》
《今日印度》8月9日發布題為《孟加拉國和緬甸的選舉將考驗印度的聯盟、邊界和連通計劃》的評論文章認為,孟加拉國和緬甸未來的選舉充滿不確定性,將會加劇印在其兩個東部鄰國面臨的危機。作者蘇比爾·博米克(Subir Bhaumik)系作家,曾任英國廣播公司(BBC)、路透社記者和孟媒“bdnews24.com”的高級編輯。
2025年年底或2026年年初,印兩個東部鄰國——孟加拉國與緬甸很可能會舉行選舉,這為印帶來諸多不確定性和多重挑戰。孟加拉國方面,自從哈西娜政府2024年8月5日被推翻,孟在印眼里陷入了“暴民統治”(Mobocracy)。尤努斯臨時政府上臺,并對人民聯盟(AL)及其盟友展開清算。同時,伊斯蘭政治力量在孟回潮,激進組織“孟加拉安薩爾團”(ABT)頭目賈希穆丁·拉赫馬尼(Jashimuddin Rahmani)被釋放。
目前,尤努斯政府仍難以拼湊出有效執政聯盟。這集中體現在孟當下圍繞選舉時間方面的爭議上。雖然尤努斯在與孟加拉國民族主義黨(BNP)領導人會晤時提及2025年2月可能舉行議會選舉,但附加條件多,且有意在席位分配上為伊斯蘭大會黨(Jamaat-e-Islami)、國家公民黨(NCP)等預留席位,特別是作為其核心支持者的抗議學生組成的NCP。
緬甸方面,自2021年政變以來,緬境內全面爆發內戰,軍政府已失去近半的國土控制權。不同于尤努斯,緬甸軍政府似乎急于舉行選舉。軍政府最高領導人敏昂萊7月下旬解除緊急狀態并解散國家行政委員會(SAC),成立國家安全與和平委員會(SSPC)。按2008年憲法規定,緬甸軍政府將在六個月內舉行選舉(可能在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分階段舉行)。
毫無疑問,軍政府仍掌握著緬主導權,敏昂萊仍擔任代理總統和軍方總司令。軍政府能否真正舉行選舉仍受到眾人懷疑,包括全國民主聯盟(NLD)在內的大多數民主黨派和強大的少數民族武裝團體都可能會抵制選舉。但對于敏昂萊而言,舉行選舉可能是其對特朗普治下美國“魅力攻勢”的一部分,特別是特朗普近期部分解除對緬軍財產的制裁。
對印而言,若孟緬兩國的選舉能帶來政治穩定,并幫助印與兩國掌權者建立工作關系,那印有充分理由歡迎。但不幸的是,這并非可能的前景。
孟加拉國方面,即使尤努斯組建一個由BNP、JI、NCP和其他較小伊斯蘭政黨構成的執政聯盟,印也將陷入外交困境。新政府將繼續排斥AL,而該黨仍擁有龐大票倉。印則將陷入兩難——要么因庇護其盟友哈西娜而得罪新政府,要么與態度未明的新政權合作卻拋棄傳統伙伴。
緬甸方面,雖然軍政府希望舉行選舉,但其反對力量則不然,后者希望完全變革緬甸體制。緬選舉很可能無法結束內戰,印關鍵互聯互通項目將持續受阻,例如卡拉丹多式聯運走廊項目和印緬泰三方公路等。同時,印緬邊界緬方一側的沖突將繼續對印產生外溢效應,包括引發難民潮以及跨境武裝組織復雜聯系。
*閱讀今日日報,請關注“南亞問題研究小組”微信公眾號
印議會報告:中國已擁有全球最強海軍,威脅巨大!
巴基斯坦陸參訪美放狠話:若生存受威脅就拉半個世界陪葬
受特朗普關稅沖擊,印度股市連跌六周表現慘淡
印度官宣:中印重啟三大邊境貿易通道談判
美印關系轉冷,莫迪政府再次寄希望于俄羅斯身上…
本期編輯:任徵淼
本期審核:單敏敏
*前往公眾號后臺發送“編譯”,即可查看往期編譯合集
更多內容請見↓
歡迎您在評論區留下寶貴的意見或建議,但請務必保持友善和尊重,任何帶有攻擊性和侮辱性語言的留言(例如“阿三”)都不會被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