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網男單決賽,辛納擊敗阿爾卡拉斯報了法網決賽丟賽點輸球的一箭之仇。從法網更衣室哭泣半小時,到如今首奪溫網桂冠,這中間發生了什么,讓很多人都感覺非常好奇。
在溫網決賽之后,組委會安排了辛納教練卡希爾的賽后采訪,而他也分享了很多辛納奪冠背后的故事。
卡希爾表示,法網決賽后,辛納把自己關在訓練場反復觀看比賽錄像,特別重要的是阿爾卡拉斯在關鍵分上的處理方式。對此,卡希爾與瓦格諾茲組成的教練團隊針對辛納法網的失利進行了精密復盤和技術改造。
瓦格諾茲對辛納的反手進行了技術性的調整——采用了更靈活的握拍方式,以增加其反拍擊球的穩定性。而卡希爾則專注于解決辛納發球動作的流暢性問題,通過多次的微調,終于找到最適合他身體結構的拋球高度和轉體節奏。
對此,卡希爾坦言,“揚尼克看阿爾卡拉斯的比賽比看任何人都多。因為他著迷于阿爾卡拉斯在比賽中不斷取得的進步。這也促使我們這些教練必須確保他作為一名網球選手也在不斷提升。他們之間的競爭是來真的,希望這種競爭在未來10到12年里都能存在。”
從法網失利到溫網登頂,辛納不僅迎來了技術上的全面升級,同時也讓他的心理更加強大。法網決賽五盤大戰的失利成了辛納蛻變的催化劑。“以那種方式輸掉大滿貫決賽,總比被徹底碾壓要好。”辛納在溫網奪冠后坦然地解讀著那次失利,“至少能讓人憋著一股勁,繼續往前沖。” 這種心態成為他備戰溫網的精神燃料。
今年溫網決賽,可以看到的是:辛納的攻擊性正在變得越來越強,這集中表現在他“向前壓”的意識更強了,而以前,他則更喜歡往后退與對手打更多的相持。決賽里,辛納的上網次數明顯比法網更多了,而且得分效率驚人,這也逼迫阿爾卡拉斯一直在進行各種冒險的嘗試。此外,他的發球效率也是非常驚人,二發速度更快、更冒險,一發得分率超過八成讓對手難以招架。
這些改變正是他在反反復復觀看了過去他與阿爾卡拉斯的比賽后得到的經驗和教訓,可以說,阿爾卡拉斯在激勵著辛納成為一個更好、更全面的辛納。
而根據媒體更全面的介紹,辛納的團隊在今年溫網也制定了更加細致和嚴苛的訓練計劃:為了改變辛納過去發球時重心轉移存在的毫秒級延遲,他們特意設計了一套特殊的腳步訓練,強化他在拋球瞬間的蹬地力量傳遞。而卡希爾更是特意安排辛納在訓練中模擬0-2落后的極端局面。
“訓練時我一直保持高強度,因為我知道自己能打出好球。”辛納坦言訓練中的心理掙扎有時比比賽更艱難。
這樣的一系列改變讓辛納在當溫網決賽面對阿爾卡拉斯時,獲得了更多的決定性的技術壓制。辛納二發得分率高達67%,比法網決賽提高22%,反手制勝分增加9記,尤其在第四盤關鍵破發局中,他連續三次用改造后的反手化解阿爾卡拉斯的強勢進攻。
而采訪的最后,卡希爾也透露了自己的退役計劃:原本,這位網壇名教頭已經在年初宣布將在今年年底退休,把更多的時間用來陪伴家人。不過,他透露現在的計劃有變,他在溫網前與辛納打賭,如果他可以奪冠,自己就在2026年繼續工作。
說起這位59歲的澳大利亞名教頭,有著非凡的執教履歷:休伊特、阿加西、哈勒普、辛納,他擁有將不同時代、不同風格的球員推向巔峰的魔力,也是很多球員心中的“噩夢”,有球員就曾表示,“卡希爾的眼睛像犀利的鷹,當你看見他坐在對手的包廂里時,你就會不由得感覺顫抖。”
卡希爾的執教哲學核心在于精準定位球員特質并激發潛能。與阿加西合作時,他大膽建議更換其常用的球線,同時改變了其長期以來的習慣性打法,通過縮短比賽回合和增加侵略性,顯著延長了這位老將的職業生涯;執教哈勒普期間,他將其防守反擊打法改造為“需要多動腦的攻擊性打法”。
不過,辛納的成功也并非是卡希爾一人的功勞,他與瓦格諾茲開創性的雙教練模式才是辛納不斷成功的基石。二人分工明確:瓦格諾茲主攻技術細節,卡希爾則專注心理建設和團隊管理。
“沒有人全部都行。”卡希爾在采訪中坦言,“我自己就是不擅長技術。現在在辛納的團隊里,我把技術方面的話語權全部交給瓦格諾茲,因為他有更好的格局,看得比我更加清晰。”
如今,相信隨著卡希爾的停留,辛納也可以在未來有更多的野心和信心去創造新的紀錄,盡管這條路上注定充滿了爭議。現在,在通往未來的路上,夕陽正把他和弟子捧杯的影子拉得很長很長,讓我們期待接下來的故事吧。(來源:網球之家 作者:陸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