茲維列夫在2025年多倫多站男單四分之一決賽逆轉戰勝波普林后,回顧了自己多年來在場上情緒控制方面的成長。這位德國選手還提到了網壇傳奇羅杰·費德勒,回憶起這位瑞士人如何擺脫了早年在比賽中情緒失控的習慣。
曾幾何時,茲維列夫常常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僅頻繁摔拍,還多次與裁判發生爭執。在本場與衛冕冠軍波普林的對決中,雖然他首盤告負,一度顯得十分懊惱,但最終并沒有被情緒左右。世界排名第三的他展現出強大心理素質,最終以6-7(8) 6-4 6-3逆轉晉級。
賽后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為何如今的茲維列夫很少再出現摔拍或其它場上情緒爆發的行為。對此,茲維列夫表示,成為父親以及希望人們記住他的網球成就,是他改變的兩個關鍵原因。他在2021年3月迎來了女兒Mayla的出生,母親是他的前女友布倫達·帕泰婭。
他說:“這首先是關于你作為一個人所應承擔的責任。我以前也說過,我現在是一位父親了,我想為女兒樹立一個好榜樣。其次,我希望人們記住我是因為網球,記住我在賽場上取得的成就,而不是那些負面行為。”
這位擁有24個ATP巡回賽單打冠軍頭銜的球員,還提到了他通過“亞歷山大·茲維列夫基金會”所做的公益事業。該基金會主要幫助患有1型糖尿病的兒童,而茲維列夫自己就是在四歲時被診斷出患有這一疾病。
“我也希望人們記得我在賽場之外做的好事,我和家人還有基金會都在努力做一些真正能幫助到他人的事情。所以我更希望大家記住的是這些積極的東西,而不是我過去那些情緒爆發的時刻,對吧?是的,總有一天你會意識到該改變了。”
這位三次大滿貫亞軍得主還以費德勒為例表示:“費德勒也經歷過同樣的變化。他以前也常常情緒失控,但后來他改變了,成了如今大家眼中完美無瑕的’羅杰·費德勒’。但事情并不總是這樣的,只是有一天,大腦里某個開關被打開了,于是你決定在場上變得不一樣。”
在同一場新聞發布會的早些時候,茲維列夫提到,如果是幾年前,在像對陣波普林首盤落敗那種情緒下,他很可能會摔拍。他還回憶起自己上一次摔拍的時間,并明確表示今后不會再做那樣的事。
“幾年前的話,我肯定會摔拍,但我現在已經不再摔拍了。我上一次摔拍,大概是兩年……不,三年半前了,那是我最后一次。我沒有打算改變這一點。”茲維列夫說道。
接下來,德國人將在半決賽中迎戰11號種子卡恰諾夫,茲維列夫在兩人此前的交手記錄中以5勝2負領先。值得一提的是,他上一次輸給這位俄羅斯人還是在2019年加拿大大師賽上,此后兩人交手三次,均由茲維列夫獲勝。(來源:網球之家 作者: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