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業網球的世界里,成功往往被量化為大滿貫的數量、世界排名的數字,或是銀行賬戶里不斷累積的財富。但揚尼克·辛納,這位24歲的意大利天才,用他的故事告訴我們:真正定義一個人的,不是他贏得了什么,而是他選擇如何面對勝利與失敗,以及他始終記得自己從哪里來。
今年六月的法網決賽,辛納經歷了職業生涯中最慘痛的失利之一:第四盤手握三個賽點被阿爾卡拉斯逆轉。換作許多人,或許會選擇逃避、封閉自我,或是用狂歡麻痹痛苦,但辛納的選擇是:回家。
他回到意大利東北部阿爾卑斯山腳下的小村莊塞斯托,睡在哥哥的舊房間,和親戚打牌、玩桌游,和當廚師的父親打高爾夫,在山間公路上開車兜風?!拔覀儗Υ齽倮褪Ю姆绞绞且粯拥模彼f,“最重要的是,我們健康,并且能一起度過美好時光?!?/p>
這種近乎固執的“如?!保∏∈切良{最不凡的地方。在溫網奪冠,這項足以改變人生的成就之后,他再次選擇了回家。沒有派對,沒有喧囂,他只是重新融入那個他成長于其中的、簡單而真實的世界。
“人們總是談論所謂的冠軍心態,”他的教練瓦尼奧齊說,“所謂的冠軍心態,就是在困境中挺身而出?!倍鴮π良{而言,能夠挺身的支點,正是家庭所帶來的平靜與根源感。
去年美網前,辛納遭遇了職業生涯最嚴峻的挑戰:反興奮劑機構宣布調查他兩次檢測出合成代謝類固醇克羅司他勃。盡管最終仲裁庭認定他“不存在過錯或疏忽”,污染源自理療師使用的藥膏,但他仍不得不面對全球媒體的質疑和同行猜忌。
更難得的是,當美網新聞官試圖阻止媒體提問時,辛納主動站出來,坦然解釋一切。他沒有回避,沒有抱怨,而是選擇面對。
即便后來WADA上訴要求禁賽兩年,他依然在不確定中贏得了美網、年終總決賽、戴維斯杯和澳網。最終和解的三個月禁賽,反而讓他歸來時更強大、更受歡迎。
這段經歷沒有擊垮他,反而讓我們看到:一個冠軍的成色,不僅在順境中閃耀,更在逆境中被淬煉得更加純粹。
辛納的父母是普通的勞動者:父親是廚師,母親是服務員,哥哥是消防員教官。他們至今仍留在塞斯托,忙于工作,甚至很少去現場看他的比賽?!疤h了,太忙了,”辛納輕描淡寫地說。
他曾因“燒錢卻輸球”而憤怒,直到18歲拿下Next Gen總決賽冠軍、躋身世界前100,才真正靠自己養活職業生涯。如今,他擁有數億美元代言和近五千萬獎金,但他唯一擔心“輸錢”的方式,只是在高爾夫賭局中輸給教練。
“這只是場網球比賽。最壞的情況就是我輸球。第二天,我們依舊能過幸運的生活。”這句話不僅是安慰母親,也是他對待網球與人生的態度。
從反手只會打斜線,到敢于變直線;從發球平平,到成為武器;從正手缺乏穿透力,到在奔跑中打出制勝分——辛納的進步是系統而持續的。
他與教練達倫·卡希爾和瓦尼奧齊的合作,建立在數據與直覺的平衡之上。例如在辛辛那提對陣迪亞洛前,團隊通過數據分析發現對手害怕對手站在底線內接二發,辛納堅決執行,最終輕松取勝。
“我們必須不斷進步,因為對手們會追上來。他們現在知道我怎么打了?!毙良{清醒地說道。
法網決賽的失利沒有成為心魔,反而成為溫網奪冠的催化劑。團隊反思認為,辛納在關鍵時刻可以更勇敢,但他們很快放下:“這就是網球。輸掉這樣一場比賽,能成為那樣的經典,其實也是好事?!?/p>
隨后他們專注草地訓練,改進奔跑中的正手。在溫網決賽,當阿爾卡拉斯再次攻擊他的正手時,辛納用更銳利的直線和角度球作出了回應。
從紅土到草地,從失敗到勝利,變的是場地和結果,不變的是他持續進化、冷靜回應的能力。
在網球史上,我們見過許多類型的冠軍:有的張揚奪目,有的沉默堅韌,有的在名利中迷失,有的在壓力下崩潰。辛納選擇了一條更簡單、也更難的路:無論贏得多少榮譽,經歷多少風波,他始終是那個來自塞斯托的男孩,廚師和服務員的兒子。
“我相信,在關鍵時刻回到家,見到我所愛的人,這是非常重要的。”
也許,正是這種“記得回家”的能力,讓他在世界的巔峰依然保持平靜,在風暴眼中依然從容如常。
紐約的燈光即將為他亮起,而我們知道:無論結果如何,他最終都會回到阿爾卑斯山的那條山路上去。因為那里,才是揚尼克·辛納真正的起點與歸宿。(來源:網球之家 作者:Mei )